西游 教育 生活 公众号 服务 VIP区 加入VIP 登录 ☰ Menu
论坛

小伙伴来信 | 被RFE后“劫后余生”的成功喜悦(附注释)

FICS 2021-11-05 00:39
刊登一份小伙伴的来信,我们简要的重新排版了一下,所有的内容都在,修改的地方主要在排版。我们加了一些注释,保持小伙伴的原作意图,也表达一些我的看法,帮助大家更好去理解。

NSC EB1A 140 三进宫被批准

2019年9月21日,收到USCIS的信,我的EB1A 140 回复RFE后被USCIS批准。高兴之余,总结我的case,如能对后申请140朋友有些帮助,是我莫大的欣慰。

首先,让我感谢老四的鼎立相助,没有老四的帮助,我的case可能不会被批准。

老四注:谢谢小伙伴的认可和信任。但是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个case,三方缺一不可,自己的努力和配合,我们的帮助,以及运气。我骂哭(跑)(走)过一些小伙伴,很多时候我宁可做一个恶人,如果能够帮助到你,那也是值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需要做到慢慢认识自己。可惜的是,现实里没有一个人会对你的不足说真话,只能等你自己去悟,我曾经深受其害。】

基本情况:土博,博士做植物某冷门方向的。12年来美国后,转到分析化学领域稍热门方向。博士期间有4篇1作文章,引用低(15年的时候大概只有不到20次,所以压根就没有想自己有实力申请绿卡,想多熬一点文章和引用再计议,有同学和朋友也建议申请绿卡一事,我觉得自己不够格,所以一直没用动手。现在回过头来看,什么时候准备都不嫌早。条件不足的时候开始准备,知道努力的方向,不会走弯路。

从2016年6月跟律所签约开始,EB1A+NIW,只有NIW approval or refund。一年后的17年11月第一次递交EB1A 140,到2019年9月21日收到EB1A纸质批准信,杰出人才EB1A的140申请这一步终于走完。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了一些朋友,现在总结一下自己的case,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老四注:一年半才完成递交,这个属于律所严重拖沓,还有小伙伴没有严格督促合作机构所致。】

考虑到6年H1B的期限,在第5年即将结束前的3天,递交了NIW 140, 18年4月获得批准。这个使得我6年的H1B结束后能继续延期,庆幸朋友提醒我:H1B必须在5年结束前才能提交NIW,此后只能提交EB1A 的140(这个我到现在还不确定是否是真的)。(不过,我提醒H1B持有者,办NIW 140的话,必须在第5年结束前递交到USCIS,后面pending 状态下H1B能延期一年;140批准了的话,后面可以每3年无限地延期。)

老四注:说法不准。准确来说是,H1B是第一次给3年,然后续签是3年。6年之后,手握pending的140,一年一续签;手握approved的140而未拿到绿卡, 三年一续签,没有限制。但是现在的形势政策是H1B签证50%以上出现RFE,说不定哪次续签就会出问题。大家只能自求多福!】


老四注:如果律所不拖沓,早在2016年就帮助递交了NIW,2016年的PD让小伙伴现在睡着了都会笑醒。可是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瞧不上NIW而且机构也没认识到形势的严峻,NIW的办理是为了招揽生意和提高通过率,两个一起办,收费相对比两个单独办要低一些,而且如果你其中一个通过了,他有理由说,你通过了,不是没过。】

简要回复一下三次的申请经历

第一次,律所帮忙准备的材料,

在NIW的材料上小小修改而成。17年11月递交EB1A 140,3周后PP,遇到0214的RFE,命苦,几乎把我批的一无是处,看得人绝望,含泪撤回。当时基本情况,老三样,文章13 ,引用160左右,审稿30左右。推荐信6封(5封独立来自澳美荷,1博后老板(非华人),6个推荐人,1华人5老外),Claim了分析化学方向,完全没有提此前植物方向的研究。

第二次,DIY,

此时基本情况,文章 25,引用280左右,审稿42左右,推荐信6封。准备PL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网络间广泛流行的模板,反复阅读了此前一些大牛总结的帖子,同时也参考了实验室一个哥们的经验。

为了与众不同,把我自己的主要工作用cartoon图展示出来了(找了一个画图很好的师妹帮忙)。准备的过程非常痛苦,自己认为已尽当时最大努力了。18年2月底提交(距第一次被拒3个月多一点),提交后同样是3周后PP(性急,想早知道结果)。

得到IO 0805的RFE,要求补充材料证明contribution。IO语气似乎还不错,不那么tough。网上也搜索到一些0805 RFE case。深挖引用,加了3封新的推荐信,认真准备,语言上找了3个美国native speaker帮我proofread。自己觉得准备的还可以,回复后还是被拒了。

老四注:如果依赖于模版,自己又不懂的话,只能是照猫画虎反成犬的结果。在自己深度了解绿卡的准备要求之后,模版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思路,但绝不是指南。能够通过模版搞清楚真正的绿卡要求并通过的人,不出0.1%。另外,如果模版能够从网络上轻易得到,你觉得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模版还是你自己的独特付出?后来的小伙伴们自己想想这个,应该不难想得通。】

第三次,DIY,

此时基本情况,文章28,引用340左右,推荐信7封(来自巴西,荷兰,澳大利亚,美国,5老外2华人,都是引用过我文章的专家)。

从增加的引用中又挖掘了一些重点引用作为新的亮点,在第二次DIY的版本上修改后提交。经历前面的折腾后,心态放平和了,没有像前两次那样急于去交钱PP。2019年1月底提交到NSC,5月底得到0010的RFE。

RFE内容跟前面两次类似,认可审稿和文章,不认可贡献部分的论述。RFE提到推荐信的问题,并且以我的一份来自澳洲的推荐信里为例,说:这些信件提及了很多申请者所做的贡献contribution的细节,但是这些推荐信并没有讨论这些贡献是如何显著影响我的领域的。原话如下:

While these letters provide a good amount of details describing your contribu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they do not sufficiently demonstrate how your work h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your field.

老四注:这是老问题,也是PL和RL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大多数材料停留在论述what is contribution,采用的是论述行业大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过渡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文章发表),戛然而止。问题之一,what is contribution不是重点,行业重要不代表你的研究拯救了整个行业,全人类。问题之二,what is the impact of the contribution: be original and with major significance. 你需要提交证据来说明这个两个问题,original的问题被你们误打误撞靠文章发表解决了,而重要性没有说出来,就是因为你们的思路没有畅通。】

IO的语气温和,似乎很通情达理。由于到此时为止,仍然只有老三样(文章,引用,审稿),没有专利应用,重大获奖,和媒体报道等,要想通过,能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挖引用。我也淡然了,觉得尽力而为就对得住自己了。但如何回复让IO满意,我也没有把握。

决定:请老四帮忙

好在不久前在一个微信群里认识了老四,通过他最近开始写的公众号的文章,我觉得他对于140的申请认识比我高很多。我求助于老四,他欣然同意帮我。

老四注:看来我得注意我的一言一行,这么多人在屏幕前对我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

于是,信任让我俩合作。他先看了我原来的PL材料, 推荐信以及RFE信。讨论沟通后,我们共同认为,好好准备,有很高概率通过。

针对RFE的回复,主要在第三次的材料基础上,他先帮我弄了一个大框架来收集和组织材料,迅速完成了RFE回复文件。针对这个组织思路,我们索要了4封新的推荐信。写推荐信这个本应是我自己的份内事,奈何英语写作还是欠火候,老四帮我写的有针对性的推荐信,节约了我很多时间。

老四注:我个人感觉绿卡申请材料,包括推荐信,最大的问题不在英语写作,而是思路。还有一个是,你即使知道了思路,没有练习过,写作起来还是很困难的。所以,第一是思路,第二是练习。我写了这么多,还是很痛苦,毕竟不能瞎糊弄,还是要针对每一份材料写的不一样而且满足要求。虽然我也需要动脑筋来写,但是我有大量练习,还是比你们一般人写的要快。】

2封针对我的最重要引用,1封针对关于我的方法的引用。还有1封针对IO提到的澳洲推荐人的推荐信。

老四注:关于最后一封澳洲的推荐信,我们当时的思路就是基于几个考虑:第一,140阶段提交的推荐信有不足是事实,不可能现在全部修改;第二,既然IO指出来这一封,我们借助这一封信来给前面几封推荐信一起翻案,让这个教授出具另外一封非常规推荐信,一开始就指出是他(推荐人本尊)误解了推荐信的要求,得知这个被RFE的原因之一后,特此按照要求重写一封推荐信来支持这个优秀同行的申请;第三,既然IO质疑推荐信,我们要有一个回应,这也属于柔性怼IO,不是申请人不优秀,也不是申请人没有按照要求提供材料,而是推荐人搞错了推荐信的要求和目的,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这样也让IO就坡下驴!】

关于额外推荐信索取的故事

我的两个比较显著的亮点引用,我和老四商量对策,推荐信作为重点之一,把这两个重要的亮点,要到推荐信来突出我的研究对这个领域的贡献。

第一个是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我的研究基础上找到了新的癌症标志物,且欧美多家联合准备大规模筛选4000左右各癌症病人来验证,得到了上百万英镑的进一步基金支持(这个有她所在大学的媒体报道,带她的图片),她在欧洲有各种头衔。

于是我联系英国的那个引用我文章的教授,项目PI,让我欣喜的是,她同意帮我。推荐信发过去,她帮我修改几处语法错误及她的头衔准确描述。人实在太NICE了,她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签名发给我了,4天左右搞定这封重要的推荐信,几乎没有耽误时间。

第二个亮点是,美国陆军的资助的一个多个研究机构要找抗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抗体,他们的一个研究与其他人的结果不一样,这个矛盾可以通过我的一篇研究解释其合理性。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字,网上能搜索到4个研究小组的PI名字以及美国陆军支持的基金3年的annual report。

军方的研究项目,一共有4个PI,3个PI发信都石沉大海(都催过1次),1个PI说,我不认识你,也不了解你的工作,所以不能给你写,一切解释都无济于事,最终没有得到来自军方项目的文章引用有关的推荐人的推荐信让我很失望,但我把这个军方资助的项目annual report下载下来放到回复RFE展示材料里了,我认为有助于说明我对这个行业的重要贡献。

第三个,针对其中一个用到我的研究方法的文章,要到了一封国内教授的推荐信。这封推荐信我发信给对方,对方没有回。第一是他跳槽到另外一个大学,另外我们也互相不认识。后来我通过熟人要到对方电话,给对方通话说明情况后,聊得很熟络,很顺利就拿到了签字版推荐信。

第四个,也就是澳洲那份推荐信。题外话,这个澳洲专家是丹麦移民到澳洲的,人超级nice,休假都回复我信,这个太难得了。因为在外休假,曾给我签过没有学校信头的推荐信,来回要他给我签了4次,一辈子感谢他!

至此,在老四的帮助下要到了3封针对性的签名推荐信。

老四注:回到我一开始说的,小伙伴自己的努力和配合,我们的帮助,运气,三者缺一不可。第一,这些推荐信是按需索取,不是胡乱凑数。我们是先完成了PL的大部分工作,然后根据需要来要推荐信。第二,推荐信虽然是我们起草,但是也需要小伙伴费劲去努力配合我们催推荐人,找推荐人签字。不是所有的小伙伴都有这个耐心来配合,很多就给我们一句话:要不来。第三,别看小伙伴写的这么轻松,其实我们当初一起要了不止这几封,还有几个人家都没回。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运气是一方面。第四,这四封推荐信的索取的决定,是从几十份重点引用材料里筛选出来的,不仅那几十份引用的筛选需要技巧,这几封推荐信的进一步筛选也是需要大量精力来琢磨。指出这一点的原因是让大家看到事物的本质,不是仅仅索要几封推荐信这么简单。】

RFE Response文本的定稿

RFE response也来回讨论修改,斧正,去掉琐碎的材料,突出重点,亮点,逻辑更清晰,对贡献的论证(而不是研究的细节论述)更突出(这个搞研究的人容易掉到突出贡献(研究结果和意义)的坑里,而IO希望看到贡献对行业的影响的论证)。老四作为这个研究领域的外行的把关,更有利于作为研究外行的IO看容易看明白我的RFE Response。Exhibit Index组织按内容分类,每个section的标题突出。

真心感谢老四对我回复RFE的鼎立相助,才使得我自己都很满意自己的材料。

打印(能彩打就彩打了,我到UPS店彩打,自己家的彩打分辨率低,看起来不太舒服,我相信IO看到高分辨率的彩打舒服点),细心地装订整理,贴上标签。

在回复Deadline前5天即8月6日充满希望地寄出。回复RFE 40天后,9月21日收到批准的纸质信,看来0010还是讲道理的IO。USCIS官网上状态更新可能会滞后,我的状态仍然没有更新。

老四注:我一个多年前名校毕业的屁挨着地(PhD),被你说成了外行。我现在绝对不算一个生物医学的外行,我发现很多行业都是相同的,可能是因为我天天接触不同行业的case的缘故。其实从行业熟识程度来说准备角度的问题,有一些偏颇。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如何理解那些要求的点,按照要求去提交证据,从而让外行的IO看得懂。IO的工作是审核证据,不是从行业角度来评估成就。你把材料做的再科普再外行,没有按照要求来,IO也是不会让你轻易通过的。】

小伙伴的啰嗦总结

1. 绿卡申请要早。

2. 对于老三样,一定要深挖引用,延伸到引用的引用。

3. 平和的心态应对RFE。绿卡准备耗时耗力,折磨人,如果能跟眼界更高的同行交流,心理上会有利于焦虑减轻。

4. PL组织要突出贡献而不是研究结果,逻辑清晰,非研究结果部分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

5. RL要为PL服务,通过推进人的引用等由此展开,由推荐人来阐述你对这个行业的贡献。

6. 如果引用数不高,引用数就一带而过,不要来回说引用数量,杂志排名等,引用数量和杂志排名对行业的突出贡献没有必然关系。

7. 客流量大,律师按流程服务,难免模板化,律所的服务态度不错,但交钱之后,一切都不会如你所愿,沟通往往滞后,进度拖沓,这是所有律所最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缺点是难以做出有特色的个性化案例。但自己的case,如果请律师,要个性化,自己一定要懂绿卡的方方面面多多参与,不能做甩手掌柜。

8. 推荐信要厚着脸皮要,email 的title就用推荐人的文章title,这样不会被认为是垃圾邮件。相信还是有不少nice的专家。那些有过移民经历的专家通常都愿意提供帮助。

9. 换位思考,问自己:如果你是IO,你想看到这个案例中的什么内容?这样从IO的眼光来准备材料,更有针对性。建议多看看近年的AAO判例,USCIS官网能下载匿名案例。

10. 给自己邮寄多预留一点时间,USPS延迟寄到是不低的概率。

老四注:总结的确够啰嗦,哈哈哈,不过也说明过程艰辛,体会才会这么多。】

从一无所知开始,在一些网站上学习入门,然后跟律师合作,部分操练,再到两次DIY,自己对140的申请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然而,与老四合作回复RFE,让我对140的申请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老四的大局观,对核心材料的组织展示,论证的逻辑以及换位IO的角度思考材料的准备,个性化的申请材料等可能是这次成功的重要因素。

信任和沟通让我们合作愉快!再次感谢帮助我回复RFE的老四!

最后,希望大家绿卡申请好运相伴!

老四注: 最后,我们FICS Club也祝福这位小伙伴早日拿炸药奖,没有了身份压力,争取再多生几个,给美国人口多做点贡献,以后也增加多一份希望:自己会成为美国总统他爹。】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