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 教育 生活 公众号 服务 VIP区 加入VIP 登录 ☰ Menu
论坛

申请评估案例 002 | 低引用NIW是否有希望通过?

FICS 2021-09-23 23:26
2020. 06. 09

辖区:TSC
文章:3篇,皆一作
引用:25
审稿:10

背景:工程学科方向,目前在单位上班。

疑虑
1. 是否可以申请NIW?
2. 不认识太多的大牛,是否可以直接找业内大牛直接要推荐信?
3. 引用里的人,都不是大牛,这样的推荐信是否很弱?
4. 我现在的情况,怎样可以加强,例如,多要审稿?
5. 新出来的文章,是否有帮助?

评估

1. 因为EB1有排期,而且越来越难,所以很多具备冲刺EB1的人,都采取了申请一个NIW来保底的策略。鉴于此,NIW申请也水涨船高,越来越难,特别是搞科研的人。

2. EB1A条件的人,申请NIW的时候,他们是随便凑活一下,就提交了,而且大部分也顺利通过了。如果条件偏弱的人,也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估计是很难通过的。

3. 科研背景的NIW申请者,满足第一条的substantial merits以及national importance,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第二条being well positioned to advance the proposed endeavor, 也就是考察你在业内取得的成绩,如果你仅仅是说你做了科研,发表了几篇文章,反响一般(引用偏低),那是很难达到这一条的。

4. 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以前,引用偏低,申请NIW,都不能肤浅表面地罗列自己做了科研,发表文章这么简单的去应付。

5. 在当前很多EB1的人跟你一起在申请NIW的时候,无论引用高低,你需要深入去论述你的工作的具体影响,不是你工作的大致背景。

6. 科研工作者,引用偏低,无论是申请EB1还是NIW,都需要从工程实践方面去叙说自己工作的影响力。

总结

通过回答上面几个疑虑,来实例分析低引用NIW的方向在哪里。

1. 是否可以申请NIW?

当然可以申请,但是成功的希望不是很大,需要很用心去组织材料。自己扪心自问,像自己这样的表面条件的人多不多,身在美国的还是中国的中国人,随便一抓一大把,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一想,你就会想明白,不是随便搞一下就可以通过。

2. 不认识太多的大牛,是否可以直接找业内大牛直接要推荐信?

推荐信已经属于非常弱的辅助材料,如果没有证据,浮夸的语言,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PL里没有太多的实际证据,无论推荐信写的再好,无法跟PL相结合,再大的牛,也是不起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RFE都是盯着推荐信,一旦不合格,就成了RFE的靶子。

当然,如果你的PL写的很好,的确论述了一些你的工作的影响力,那么相应的推荐信从这些方面来证实,这样的推荐信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牛越大,帮助也无形之中越大。

3. 引用里的人,都不是大牛,这样的推荐信是否很弱?

参考上一条,推荐信需要有事实支撑,事实不合格,推荐信也会不合格。这个事实,指的是你的工作成果对行业的影响,不是你工作的大背景或者意义,这些都过于偏大,你贡献了多大,没有具体体现。需要直接讲述你的工作成果在这个方面有啥影响,是如何影响的,同时要有证据。

因此,引用的人,是不是大牛,关系不是太大。主要在于,他们引用了你的成果,是如何引用的,是不是打酱油般引用,在引言里随便提了一句之类,都不算。他们引用了你的成果之后,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什么帮助,他们进一步发现了什么,对行业有何影响?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引用的重要性,这个直接影响他们的推荐信的力度,而不是他们的知名度。

4. 我现在的情况,怎样可以加强,例如,多要审稿?

审稿不是NIW的必要条件,是EB1A的必要条件之一。

审稿,现在IO不会傻乎乎的认为是你知名才要求审稿,或者你审稿了,就代表你牛逼。这些都是过去的老套路,现在基本不起作用了。

无论是对于NIW还是EB1A,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你做出了贡献,在行业知名,然后才会被邀请审稿,这样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关系。如果你反过来说,我审稿了,所以我是知名的,那样是混不过去的,IO天天干这个事情,不要在这个方面让IO抓小辫子。

因此,多审稿,对NIW是毫无帮助的。

5. 新出来的文章,是否有帮助?

如果没有文章,或者文章极少(一两篇左右),多出一两篇文章,对NIW申请,是帮助的。

如果有了文章,3篇或者以上,你再花很大力气,或者等待一年半载,出一两篇文章,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而且这些新文章,对申请是没有太多帮助的。而且,时间耽误了,形势越来越糟糕,自己的条件其实并没有实质性提升,属于瞎忙活。

By 老四 aobai95 (Wechat)
关于本站 | 秘籍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